2017 年 7 月熱帶風暴洛克
洛克是2017年第二個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跟上個熱帶氣旋一樣,它的中心曾經進入本港境內而且導致天文台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不過它所帶來的風力遠遜預期。
→熱帶風暴洛克在 2017 年 7 月 21 日至 23 日的路徑圖。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的季風槽活動在 7 月上旬變得十分活躍,先後有數個熱帶氣旋形成。洛克是其中一個,它的前身是一個在 7 月 20日於菲律賓附近迅速發展的熱帶擾動 98W 。它在翌日下午在東沙島東南偏東約 820 公里處發展為熱帶低氣壓,它以時速約 25 公里向西北移動,期間系統環流的直徑大約只有 200 公里。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的季風槽活動在 7 月上旬變得十分活躍,先後有數個熱帶氣旋形成。洛克是其中一個,它的前身是一個在 7 月 20日於菲律賓附近迅速發展的熱帶擾動 98W 。它在翌日下午在東沙島東南偏東約 820 公里處發展為熱帶低氣壓,它以時速約 25 公里向西北移動,期間系統環流的直徑大約只有 200 公里。
→2017年 7 月 22 日上午 6 時正的的達回波圖像,當時洛克正橫過呂宋海峽,其環流中心亦清楚可見。
洛克在橫過呂宋海峽後於 7 月 22 日進入南海東北部,然後採取西北偏西路徑移動,日本氣象廳當日下午在未有發出烈風警告下便直接把其升格並命名。由於洛克當時穩定地移向珠三角一帶並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天文台在下午 3 時 40 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洛克位於香港東南偏東約 470 公里。
洛克在橫過呂宋海峽後於 7 月 22 日進入南海東北部,然後採取西北偏西路徑移動,日本氣象廳當日下午在未有發出烈風警告下便直接把其升格並命名。由於洛克當時穩定地移向珠三角一帶並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天文台在下午 3 時 40 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洛克位於香港東南偏東約 470 公里。
→ 2017 年 7 月 22 日下午 5 時正的可見光衛星圖片,顯示當時南海上有兩個熱帶氣旋洛克和桑卡的發展。
本港當日大部分地區仍然未受其環流影響,大致天晴並且吹和緩東至東南風,午夜過後轉吹偏北風。洛克的中心在翌日清晨掠過位於南海北部的一個鑽油平台時錄得烈風,而附近的船舶亦有烈風報告。
本港當日大部分地區仍然未受其環流影響,大致天晴並且吹和緩東至東南風,午夜過後轉吹偏北風。洛克的中心在翌日清晨掠過位於南海北部的一個鑽油平台時錄得烈風,而附近的船舶亦有烈風報告。
→ 2017 年 7 月 23 日上午 4 時正的雷達回波圖像,當時洛克到達其強度的最高。
洛克在清晨達到其最高強度,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估計為每小時 75 公里並曾經有雷暴發展。然後它採取更為偏西的路徑移動,進一步增加對本港的威脅,天文台在上午 3 時 40 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洛克於香港東南偏東約 150 公里。本港的風勢在日出時份開始增強,高地首先受強風影響,大老山當時錄得的平均風速達每小時 35 公里。
洛克在清晨達到其最高強度,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估計為每小時 75 公里並曾經有雷暴發展。然後它採取更為偏西的路徑移動,進一步增加對本港的威脅,天文台在上午 3 時 40 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洛克於香港東南偏東約 150 公里。本港的風勢在日出時份開始增強,高地首先受強風影響,大老山當時錄得的平均風速達每小時 35 公里。
→天文台在 2017 年 7 月 23 日上午 6 時對洛克作出的路徑預測。
→ 2017 年 6 月 30 日上午 6 時 30 分的多普勒天氣雷達圖像。圖中雨帶位置出現的藍色區域對應的地面的烈風。
天文台表示洛克有相當的機會在香港以南或在上空經過,並宣布會在早上改發八號信號。不過洛克接近廣東沿岸地區時發展十分飄忽,一個新中心在早上 8 時左右在香港以東 70 公里迅速形成並取代原有中心。它仍然向西移動,而中心以北的烈風則影響大鵬半島,位於大鵬半島以南的三門島曾經錄得的最高陣風紀錄為每小時 136 公里。
天文台表示洛克有相當的機會在香港以南或在上空經過,並宣布會在早上改發八號信號。不過洛克接近廣東沿岸地區時發展十分飄忽,一個新中心在早上 8 時左右在香港以東 70 公里迅速形成並取代原有中心。它仍然向西移動,而中心以北的烈風則影響大鵬半島,位於大鵬半島以南的三門島曾經錄得的最高陣風紀錄為每小時 136 公里。
→2017年7月23日上午 8 時 55 分的陣風風力分佈圖 (由深圳市氣象局提供)
天文台在上午 9 時 20 分發出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洛克位於香港天文台之東北偏東約 35 公里。洛克於早上 9 時 40 分左右在西貢東郊野公園附近登陸,然後採取較西北路徑移動。它於在早上10時在天文台總部東北約25公里掠過,其後在早上 10 時 20 分於沙頭角一帶離開香港並減弱為一個熱帶低氣壓。
天文台在上午 9 時 20 分發出八號西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洛克位於香港天文台之東北偏東約 35 公里。洛克於早上 9 時 40 分左右在西貢東郊野公園附近登陸,然後採取較西北路徑移動。它於在早上10時在天文台總部東北約25公里掠過,其後在早上 10 時 20 分於沙頭角一帶離開香港並減弱為一個熱帶低氣壓。
→ 2017 年 7 月 23 日上午 10 時正香港各站錄得的十分鐘平均風向和風速。當時洛克的中心在船灣淡水湖附近,並最接近天文台總部。
洛克橫過香港期間,本港有狂風驟雨,但普遍地區未有受洛克東側較強的環流影響,只有部分地區曾經受到強風影響,並伴著烈風程度的陣風。大老山及塔門在風暴橫過香港期間錄得的平均風速為每小時 47 及 33 公里,最高陣風則為每小時 69 及 73 公里。而在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本港八個參考測風站的持續風力均未有達到強風程度。
洛克橫過香港期間,本港有狂風驟雨,但普遍地區未有受洛克東側較強的環流影響,只有部分地區曾經受到強風影響,並伴著烈風程度的陣風。大老山及塔門在風暴橫過香港期間錄得的平均風速為每小時 47 及 33 公里,最高陣風則為每小時 69 及 73 公里。而在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期間,本港八個參考測風站的持續風力均未有達到強風程度。
→塔門在 2017 年 7 月 23 日錄得的十分鐘平均風速變化序列。
→大老山在 2017 年 7 月 23 日錄得的十分鐘平均風速變化序列。
→打鼓嶺在 2017 年 7 月 23 日錄得的海平面氣壓變化序列。
天文台解釋由於洛克的結構並不對稱,而且僅在本港東北側掠過,導致香港整體風力不高。事實上,洛克登陸前曾經實測到烈風風力。另一方面,天文台多普勒天氣雷達亦顯示有達烈風程度的雨帶一直移向香港一帶。天文台表示即使洛克再來一次,基於公眾安全考慮也會發出了八號信號。
天文台解釋由於洛克的結構並不對稱,而且僅在本港東北側掠過,導致香港整體風力不高。事實上,洛克登陸前曾經實測到烈風風力。另一方面,天文台多普勒天氣雷達亦顯示有達烈風程度的雨帶一直移向香港一帶。天文台表示即使洛克再來一次,基於公眾安全考慮也會發出了八號信號。
→洛克接近香港時的路徑圖,圖中的綠點顯示曾經錄得烈風的地點,並僅僅擦過香港境內。
洛克的中心進入深圳後,本港普遍轉吹西南風,風勢迅速減弱。天文台於下午 1 時 20 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然後在下午 3 時 10 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在洛克東側環流及副熱帶高壓脊的共同影響,本港轉吹東至東南風,而且風力稍為增強,部分地區間中受強風影響。洛克最終在 7 月 23 日黃昏在香港西北偏西 190 公里處消散,天文台亦於下午 7 時 40 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洛克的中心進入深圳後,本港普遍轉吹西南風,風勢迅速減弱。天文台於下午 1 時 20 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然後在下午 3 時 10 分改發一號戒備信號。在洛克東側環流及副熱帶高壓脊的共同影響,本港轉吹東至東南風,而且風力稍為增強,部分地區間中受強風影響。洛克最終在 7 月 23 日黃昏在香港西北偏西 190 公里處消散,天文台亦於下午 7 時 40 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在洛克影響下,本港各站在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時所錄得的最高陣風、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及風向
*新塔門測風站在2017年7月6日取代在塔門警崗屋頂的舊測風站
→ 2017 年 7 月 22 日至 24 日的雨量分佈(等雨量線單位為毫米)。